第五期農安公益實訓講堂:執法監管與技術支撐應同步提升
2017-06-20
6月17日,農業部農產品質量標準研究中心在廈門舉辦了第五期農安公益實訓講堂。此次會議重點解讀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與應急管理的政策措施和應對策略,系統講解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程序和實操案例,全面分析農產品質量安全快檢技術應用,農產品第三方檢測服務發展趨勢,以及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品控增信體系的建立與應用等。據了解,來自全國15個省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檢測機構和綜合執法機構,以及部分企業高管和業務人員等120多人參加了培訓。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副巡視員黃修柱詳細解讀了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與應急管理。他認為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現狀總體向好但任務比較艱巨,并以鮮活的現實案例說明農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具有“問題集中度高、媒體參與度高、影響波及大”等特點,同時提出要繃緊應急管理這根弦、強化輿情監測和分析研判、強化風險防范,做到快速反應,強化聯動處置,確保公開信息及時正確引導輿論。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副巡視員黃修柱
湖北省農業行政綜合執法總隊副總隊長胡濤系統講解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程序和要點,介紹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的重點內容。胡濤建議,監督抽查過程每個環節都必須依法進行才能從根本上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同時,提出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應當建立“三安聯動”(農安、食安、公安)監管工作機制,健全行刑銜接機制,開展聯合專項行動,以及建立信息共享機制。
▲湖北省農業行政綜合執法總隊副總隊長胡濤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標準研究中心研究員邱靜全面分析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快檢技術應用與發展趨勢,介紹了常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方法,以及各類快速檢測技術的優缺點和不同應用場景的注意事項。此外,還闡述了快速檢測方法的法律依據和農獸藥殘留快速檢測方法現狀,他指出未來快檢技術將向快速化、自動化、集成化、高靈敏度、微型化、智能化和網絡化發展。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標準研究中心研究員邱靜
綠城農科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城檢測”)執行總經理章虎從檢測機構整體概況、農產品檢測機構現狀以及綠城檢測在檢測技術上的初步探索實踐三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論述。
2013年至2016年,檢測機構數量和營業收入增長迅猛,每年均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但平均每機構出具的報告份數卻呈現逐年下降趨勢,這反映出近幾年檢測機構擴張加快,競爭激烈態勢加劇。據國家認監委統計,在目前市場份額中,國有機構有一定優勢。但這種優勢在近年來逐漸減弱,越來越多規模好、效益高的合資機構和民營機構涌現出來,順應了檢驗檢測服務市場化的趨勢。
▲綠城農科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章虎
綠城檢測順應當前質檢機構改革形勢,由綠城集團和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于2014年1月21日正式成立。綠城檢測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通過自身持續努力,已能為社會各界提供優質高效的食品、農產品和環境等健康領域的檢測服務,還高效優質地完成了所承擔的杭州G20峰會保障任務,受到主管部門的好評。
綠城檢測還聯合麗水市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了麗水藍城農科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為麗水農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自身貢獻,并通過企業化高效運作,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這也是市縣檢測機構轉型的有益嘗試。